欧洲冠军联赛_2020年欧洲杯投注-官网*直播

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擘画绿色路径 构建绿色动力

来源:张掖日报日期:2021-07-15

——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工作综述

张掖日报? ? ?2021年7月13日

本报记者陈海

日前,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发出关于2020年欧洲杯投注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通过省级验收的通知。通知指出,2020年欧洲杯投注全面完成了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方案确定的建设任务,项目成效显著、资料齐全、归档完整、绩效评价客观公正,达到了实施方案确定的预期目标,专家一致同意通过省级验收。

开展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筑牢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的一项重大举措和具体行动。作为全国首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地区之一,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最大限度整合各类资金政策,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按期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

项目规划实施祁连山林草植被恢复与保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程、农牧民搬迁工程、黑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湿地保护与治理工程、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工程、重点荒漠区生态治理工程、农田防护林网修复项目、木本油料及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项目13个方面的75个项目117个子项目,总投资43.5亿元。

在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实施过程中,我市坚持“五个结合”“五个突出”,统筹推进项目实施,擘画生命共同体的绿色路径,构建生命共同体的绿色动力。

坚持试点工作与系统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相结合——把试点项目实施作为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的基本支撑和具体措施,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探采矿点系统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对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人工设施予以拆除并系统开展生态恢复治理。通过系统实施保护区农牧民搬迁、林草植被恢复、“三化”草原综合治理、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治理等项目,提升保护区生态功能。采取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对黑河流域进行系统综合治理,推进河流湖泊水体休养生息。

坚持试点工作与源头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相结合——将纳入住建部、生态环境部监管平台的4条城市黑臭水体和欧洲冠军联赛河污染水体治理作为重点,综合开展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沿线乡镇污水收集处理,采取截污纳管、清污分流、净化处理等综合措施,既有效治理了城市水环境污染,又补齐了城市公共服务短板,实现城市水体治理水清岸绿目标。

?同时对黑河城区段、大沙河、马营河、洪水河、隆畅河、讨赖河、石炭沟、平易河等主要干支流开展全面清淤、护堤、防洪、绿化、河湖联通等措施集成的综合治理,将生态修复治理与城市绿化美化结合,全域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坚持试点工作与整体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相结合——注重发挥项目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结合项目区位优势和环境特点,将现代绿化美化理念融入项目建设之中。按照乔灌草花结合、条块带片布局、文旅体景交融、水光元素渗透的思路,实施黑河城区段治理、欧洲冠军联赛河欧洲冠军联赛城区段治理、民乐洪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临泽大沙河生态综合治理、祁连山水源涵养区浅山区林草植被恢复等项目,将生态恢复治理与城市绿化美化结合,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发挥试点工作示范带动作用,将整体性、系统性生态修复的经验做法推广应用到其他生态修复项目,在全市“一园四带”造林绿化示范建设、甘州区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项目、临泽县河湖治理与生态保护、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实践,放大试点效应,扩大试点成果。

坚持试点工作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有效载体,以“一园四带”造林绿化建设和“两带四区四线”为重点,以黑河沿岸防护林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支撑,全面实施国道227线和省道213线两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乡村污水集中收集处理项目为带动,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营造良好环境。

坚持试点工作与改善硬环境提升软实力相结合——从长远发展的视角统筹谋划生态环境保护软实力提升工作,规划实施“一库八网三平台”生态环保信息监控系统,建设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预警评价体系,实现对全市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全覆盖。开展祁连山黑河生态保护科普宣传及人员培训、祁连山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等,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增强全民环保行动自觉,为促进全市自然资源保护管理和永续增值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突出整体保护、系统治理的生态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突出祁连山和黑河流域两大生态系统的特殊地位,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方案设计、实施监管、成效评价等各个环节。在整体规划上,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把祁连山、黑河水以及与此紧密关联的森林、草原、河流、湖泊、农田、荒漠化土地作为一个整体,以山水保护支撑林草田的产出,以林草田单位产出提升减少对山水的掠取,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在项目设置上,充分考虑各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打破行政、行业界线,统筹安排治理任务,实化细化治理措施,确保治理目标的系统性、项目设置的关联性和治理成效的综合性。

突出发展转型、生态利民的目标导向——坚持以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新兴生态工业、全域生态旅游业,加快建立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建成百亿级智能制造产业园、43万平方米海升现代智能温室、华为大数据产业园、凹凸棒石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等,积极探索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去年,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9.2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5.78个百分点。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通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黑河沿岸防护林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与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产业振兴有机结合,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黑河城区段沿岸转型为以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突出科学论证、精准施策的实施方法——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许多技术难题,聘请3位中科院院士为咨询专家和项目顾问,支持河西学院、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等本地科研院校与中科院西北生态研究院、兰州大学建立科研协作平台,缜密论证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和各专项技术方案,确保方案科学可行。各类具体项目可研报告、实施方案全部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并由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组织专家评审,确保每个项目方案科学、措施精准、造价合理。组织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方面的专题培训,为项目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突出整合资源、多方联动的推动模式——顺应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综合性、创新性要求,将试点项目资金与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工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把市、县区政府资源、社会资本、群众投工投劳整合起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基础、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和项目实施合力。在祁连山保护区核心区农牧民搬迁过程中,集成移民搬迁、游牧民定居、草原生态奖补、精准扶贫、社会救助、农业产业化等7个方面的政策,为顺利实施搬迁奠定基础。在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等方面,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建立共建共享发展新机制,有效解决林地后续管护问题,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突出目标管理、责任倒逼的落实机制——探索建立“市委市政府决策担责、县区部门落实执行”的试点工作推进机制,健全资金管理、项目管理、进度调度、绩效评价等制度,对试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分级负责的责任落实机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建立“双重审计”制度,对试点项目进行例行的跟踪审计和第三方审计机构的造价审计,确保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加强试点工作调度,实行周报告、月调度、季督查,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13个方面的试点项目实施后,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完成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458处矿区矿点生态恢复治理,66座水电站、31座水库、30个河长制监测点、38个渠道前端安装了视频监控及流量、水位计量设施,确保生态基流足额下泄和水资源水生态科学管控。治理“三化”草原51.5万亩,完成草原有害生物防控311.5万亩,优良牧草比例达70%以上。在祁连山水源涵养区、黑河沿岸、北部沙区完成人工造林11.3万亩、封山育林5.2万亩,带动全市完成大规模国土绿化163.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2.4个百分点,全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得到休养生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295户农牧民搬出并得到妥善安置,95.5万亩草原实施禁牧,3.06万头只牲畜全部出售或转移到保护区外舍饲养殖,搬迁区域实现平整覆土和生态恢复。关停拆除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建材厂、养殖场、采砂场、度假村等违建设施233处,退还湿地3195亩,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生产经营项目全部退出。祁连山、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此进入“安静”期。

黑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彻底整治了甘州区东环路芦苇池、饮马河、东泉干渠、黄水沟等城市黑臭水体和欧洲冠军联赛河流域。欧洲冠军联赛河观测断面水质明显好转,2019年4月下旬以来持续达到Ⅳ类水体目标要求,水清地绿、空气清新的城市优美环境得以再现。黑河城区段、大沙河、马营河、洪水河、隆畅河、讨赖河、石炭沟、平易河等主要干支流实现清淤、护堤、防洪、绿化、河湖联通等措施集成的综合治理,区域水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群众获得感大大提升。

中部绿洲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建成高标准农田57万亩,改造更新农田林网15.9万亩;建立有机肥替代化肥核心示范区19个,示范奖补面积累计达31.2万亩,农田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木本油料和特色经济林基地2.85万亩,中部绿洲区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支持国道227线和省道213线两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在乡村振兴战略由点到面推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域生态保护修复监测体系基本建立,建设运行集卫星遥感、地面监测、数据集成、对比分析、异常预警、常态监管为内容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对空气、水体、土壤、声环境、辐射环境、机动车尾气、企业污染源、城市重点区域和人类活动密集区8类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打造祁连山和黑河湿地生态环境本底评估与动态监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监控、智慧环保三大平台,形成“天上看、空中探、地面查”的立体化生态环境监管格局,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预警、监察执法和协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欧洲冠军联赛马场时指出,祁连山生态环境“由乱到治、大见成效”。2019年6月,生态环境部督导组认为“祁连山生态问题整改是全国自然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博物馆、也是教科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2019年7月,我市三项试点工作经验入选中组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2019年11月,我市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20年4月,财政部对我市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绩效评价反馈结果为“优”等次。

如今的祁连山与黑河水,相生相伴,青山绿水、生机勃发,峰峦叠翠、草木葱茏,各种野生动物频频出现,一派原始森林的自然风光,牢牢筑起了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2020年欧洲杯投注委 2020年欧洲杯投注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